把网络经历写成日记,带你了解互联网财富的那些事!
说到门窗,在各人的记忆中有深有浅,影响自己的人生有大有小。对于我来说,门窗可算是记忆深刻、影响久远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童年记忆中,家里的两间破草房,两扇大门、后门和房门都是木制的旧门,开与关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;北面房间前后两个于其说是窗,其实就是在土墙上开的两个三四十公分的洞子,天冷用稻草卷成个球给足起来防风防寒,夏天拔掉草球通风采光,房间前沿上部还有一个仅此一片比碗口大的玻璃天窗,这就是童年时对门窗的印象。
到了一九七五年,原有的破草房几乎到了墙倒屋趴的地步,已不能居住。妈妈带着我和哥哥拿儿三个(六合土话),省吃俭用,起早贪黑,拼凑材料,重新建起三间四面土墙、上面盖瓦的小五架房子。重新建房自然少不了门窗,原有的旧门修修重复使用,又请了木匠打了四个六七十公分宽高的简易木窗,没有窗扇,只有窗框和木棂。冬天用白色半透明的塑料布蒙上,天热了再取下,便于通风。有了这四个窗户,房间亮堂多了,窗台下写字也感觉到非常的舒服。
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,城乡各业飞速发展,乡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家里原有土屋,雨季外面大下屋里小下的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改变,八八年建起了两上两下的小洋楼,门窗得到了质的变化。门是木制的“洋门”,窗用的是具有现代气息的钢窗,所有的门窗刷上内白外红的油漆,窗明几净漂亮极了。没过几年,随着门窗工业的快速发展,钢门窗逐渐被淘汰,铝合金门窗的闪亮登场,九二年家里又把木门钢窗换成了当时时新的古铜色铝合金门窗,有地弹门、推拉窗,还配套了纱门纱窗。
说到门窗,让我想起了我的人生第一职业:跟着师傅学做钢门窗。这话得从一九八O年高中毕业后说起。当时,在农村想学瓦木匠手艺,要找师傅交学徒费,因为家里面穷交不起,只能进了大队刚刚办的一个钢窗制作小厂。我所在的汪洋大队在那时队办工业较为发达,有农机厂、铸造厂、窑厂等十来个作坊式小厂,钢门窗生产还是个新鲜项目。从南京钢窗厂聘请了一个姓赵的退休工人做师傅,配了我和另外两个徒弟,一共是一个师傅三个徒弟,靠的是三把钢锯弓子、两把大锤、一个铁匠蹬子和几件钳工工具。锯拉锤打制作出了第一樘钢窗。后来,小作坊只持续了几个月就停产了。师傅走了厂门关了,半调子徒弟是敲罗卖糖各干各行去了,我是去学了车工。直到一九八八年九月,乡里决定兴办钢窗厂,利用原村里农机厂闲置的冲床,相应配套了钢门窗生产设备,以及我这个曾经的钢窗制造师傅,又招聘了三十多名工人。从此,我的人生也因门窗发生了转机,不再是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农民。“小厂创造高效益,三年迈出三大步”。产品一度成了一窗难求的紧俏货,几年的技改与发展,小厂成了全县乡镇企业十大利税大户之一,门窗产业支撑了乡里工业的大半个江山,门窗产业带动了一方经济的腾飞。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,也使门窗行业在新型建材节能产品开发中不断更新提高,也使门窗行业步入了快车道。
说到门窗,不得不把时光拉回到“天然洞穴而居,树上筑巢而宿”的原始社会时期,原始人的建筑简陋,祖先大多睡在山洞,自然没有门窗的概念。随着文明的萌芽,半坡仰韶文化人造居、巢窝留有缺口,方便出入便成了门;屋顶侧墙留洞,便于通风排烟采光,便成了窗,这即是最为原始的门与窗。拆解“窗”字,字形上都是“穴”,下部是“囱”,从“穴”、从“囱”,“穴”与“囱”合起来表示透气通光的孔穴。“窗”字始见于篆文,篆文作从穴,囱声。从穴指的是土室而言;囱声,声兼义,为窗的初文。“门”字的形象就更明显了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第十一章:“无之为用”中,曾以房屋为例写到:“凿户牗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”户,即门,牗,即窗。老子的意思是“建造房屋,只有在四壁凿出门窗,房屋才居室之用。”春秋战国时期,也是门窗开启之时,门窗主要以木、绫、茅草作为材料,对门窗的样式并不讲究。汉唐是门窗艺术的发展时期,窗户主要是直棂窗和横披窗等类型。宋朝是门窗精致设计制造的兴起时期,尤其是宋徽宗可算是一个被江山耽误了的门窗艺术家。据《洛阳伽蓝记》记载,这个时期出现了格子门,门上已开始用门钉铺首和门环,此时门窗已成为权势美化建筑的展示主体,追求的是精致美丽。到了明清时期,门窗更注重雕工,并集富贵儒雅与一体,形成了高、大、上的风格,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精美的雕工给人极高的视觉享受。晚清民国时期,门窗材质有了极大的变化。一九一一年钢门窗开始传入中国,新中国成立之前,也就只有上海等地有二十多间钢门窗的小作坊。
新中国的建立,也标志着门窗正式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。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使门窗行业如履春风大步向前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木代钢,钢门窗的兴起;到九十年代的铝合金、塑钢门窗,再到新世纪的新技术、新材料,又孕育出智能门窗,更注重环保节能安全、隔音隔热的功能。
纵观门窗的发展历史,门窗承载了历史的记忆,凝结了古代的文明与智慧。在古代,小小的门窗,不仅能见春夏秋冬、阴晴圆缺;还能连接广阔的自然;还能让人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层次分明的美韵。所以,古代文人墨客喜欢透过门窗去认识自然界的一切变化,透过门窗去表达自己内心的一切。“不打开一扇门窗,永远不知道外面是什么风景。”诗中有爱窗的、有爱门的。这里有写门的诗词为证:宋.王安石《元日》: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宋.:苏轼《浣溪沙.游蕲水清泉寺》:“门前流水尚能西,休得白发唱黄鸡。”唐.王之涣《凉州词二首.其一》:“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唐.贾岛《题李凝幽居》:“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”唐.李白《望天门山》:“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”南北朝.鲍照《代门有车马客行》:“门有车马客,问君何乡土。”等等。题窗诗词更是举不胜举,其中有:北朝民歌《木兰诗》:“当窗理云鬓,对镜帖花黄。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忙。”南宋.陆游《破阵子》:“幽谷云萝朝采药,静院轩窗夕对旗。”宋.李清照巜添家丑奴儿》:“窗前谁种芭蕉树,萌满中庭。”南宋.辛弃疾巜临江仙》:“夕阳已久倚窗尘。”宋.苏轼《哨遍》:“但小窗容膝闭紫扉。”宋.晏殊巜清平乐》:“一枕小窗浓睡。”据现代诗词网络信息,中国诗词中关于门窗的诗句约有一万两千余条,其中宋代最多,约九千多条,仅李清照一人的诗词就有二十多条,“真是一个喜欢靠窗赏景的女人。”其实宋代还有一个喜欢站在窗边的女人,只不过她不会写诗作词,她只会开窗撩男,因为她开窗的一时失手,撞见了西门大官人,打开了禁忌之窗。其实她的开窗行为代表了宋代窗户的一个开创性发展,就是那时的窗户已经能够自由开关了。不表大家都知道,这个她:就是潘金莲。
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人文之初,营造之始,即现门窗。”门窗的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形式多样,丰富多彩。宫殿、坛庙门窗的精致华丽;文人园林建筑门窗的清秀典雅;乡土民宿门窗的生动实用;使原来单纯的门窗成了建筑装饰的重点;成了表现人文内涵的首秀;并构成中国一种特有的门窗文化。现代的今天,在七星级酒店、高档宾馆随处可见开阔的落地窗、自动门、耀眼的玻璃幕墙,由它们点缀着城市道道亮点。门窗成了展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符号。
话说门窗。门窗是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,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,门窗也是我的一生情结。话说门窗,风景在外,门窗与我,还有后叙。
来源:小白蜀黍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本文链接:https://103102.com/post/5477.html
必做手机赚钱项目推荐:
最新!手机做任务赚钱日赚百元★★★★★ 点我查看教程
热门!手机购物返利省钱还挣钱★★★★★ 点我查看教程
必做手机赚钱项目推荐:
最新!手机做任务赚钱日赚百元
★★★★★ 点我查看教程
热门!手机购物返利省钱还挣钱
★★★★★ 点我查看教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