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网络经历写成日记,带你了解互联网财富的那些事!
有那么一首老歌唱响在石河子的五十年代:“坐上大卡车,戴着大红花,远方的青年人,塔里木来安家。来吧,来吧,年轻的朋友,亲爱的同伴们,我们热情地欢迎你,送给你一束沙枣花,送你一束沙枣花。我们热情的欢迎你,送给你一束沙枣花。”这就是有名的歌曲《送你一束沙枣花》。五月份刚刚过去,辽疆生态园脱去了栀子花盛开的英姿,田野里又开出了别样的花朵。今天的石河子已经是出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,行走在市区街道及农场旷野公路,会被绿色充满视野,和绿相映衬的还有纷繁绚烂的花朵,它们点缀在绿色之间。每天早晨我都会骑行在石河子周边农场的柏油马路上,观赏美丽的苹果花、油菜花等的花朵时,在一片不起眼的角落里,一阵阵香味扑鼻的感觉悠然而生。几颗歪歪扭扭的沙枣树屹立在残垣、路边,正值沙枣花开放的时候,那种久违的香味冲击着我的味觉。不
常常喟叹小院里那棵老柳的生命悲剧,凄苦沧桑得叫人悲悯。它粗壮的树干上布满了皴裂的“沟壑”,枝叶乱糟糟无规律地生长,在栉风沐雨中不知熬过多少个年头。自从进这个小院,我就爱上了这棵老柳。它有着错乱但扎实的根基,有着皴裂但粗壮的树干,有着饱经苦难却风雨不倒的气概,让人钦佩、羡慕。酷烈的阳光下,繁密的柳叶庇覆着茵茵草坪,也给人以浓荫蔽护,给孩子们以撒欢的天地。每次茶余饭后,我总爱在这棵老柳下待一会儿,审视它沧桑的容颜,品味它一身傲骨。孩童则以它为乐,几个手拉手合围,拢一拢它皱巴巴的腰身,发出一声声欢笑。扯一扯它长长的“发髻”,可怎么也扯不动它稳若泰山般的身躯。它就这么静悄悄站着,一身伤痛地站着,感受四季风雨,体味世间百态。惆怅时,看看它,总能得些慰藉。夜深人静的夏夜,小院里了无一人的时候,我总习惯性
明代作家冯梦龙在《笑史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有贵人游僧舍,酒酣,诵唐人诗云,“因过竹园逢僧话,又得浮生半日闲”。僧闻而笑之,贵人问僧何笑,僧曰“尊官得半日闲,老僧却忙了三日”。这个故事说的是有贵客要到寺庙来视察游览,老和尚提前三天就开始忙活了,打扫卫生、清除垃圾,安排游览线路,准备汇报材料,行进途中的开水和卫生间预案,参观后的座谈会安排,会议室、座次牌、主持词、讲话稿,活动后的就餐安排等一应俱全。这三天全寺上下忙得不亦乐乎。活动结束后,达官显贵怡然自得很是满意,又随口吟诵了唐朝人的诗。结果老和尚听后却一脸苦笑,心里很是不爽:为了您的这半日悠闲,害得我们全体僧众辛苦了三天。达官显贵整日忙于公务,偶尔与亲朋好友放松一下身心,本也无可厚非。但是,如果是自己的“半日闲”建立在别人的“三日忙”上,就
记得一九八0年我刚十岁,那时我家房柱上有一个小广播,它一尺见方,厚只有五公分,它每天早上六点五十五分就开始响了,于是寂静的早晨被雄壮的《国际歌》打破,这是我对广播最初的印象。又过了四年,父亲结束了三十年的革命工作退休后,家里的那个广播再不响了,而有了一台台式收音机。收音机比那个广播最大的优点是几乎二十四小时全天时播音,随开随听,而且节目比那个小广播丰富多了。从那时起,听收音机使我了解了国内外的大事,而且给我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。由于父亲是一位国家干部,他最衷爱的是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《新闻报纸摘要节目》。尽管那时我们还很小,不懂得政治,随着时间渐长,中央台那浑厚有力的新闻播音感染了我,其中每一句掷地有声的声调充分彰显了央央大国的气势。这还不说就是那用字用词十分恰当准确,使我在学习语文尤其写作
“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;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......”这首诗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所写,诗中所说的有两类人,而后一类的人,就是指对那些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,的人去逝的一种描述。也是我们应该敬重的人。今天我要述说的他,就是这样的人。他的名字叫张振昇。说起他的事迹,还要从上世纪1966年夏他救火的事迹说起。这年夏的一天,在石河子莫二场三分场机耕三队(即现新疆兵团石河子148团三加工厂),该队保养间右侧第一间,不慎发生火灾事故。人们说:水火无情。该保养间里正用于保养车辆,的油盆不慎失火,大火严重威胁着正保养的拖拉机,以及左侧相邻几间正修理保养的,其余几辆拖拉机的安全。该车间在场几亇工人一时灭不了火,急得手忙脚乱,不知如何是好。赶紧向该队领导汇报,逐级上报后,上级单位三分场领导紧急联系附近,所属单位
汉代的李陵与明朝的张辅两位历史人物身不由己的生死结局,充满了黑色幽默,成了欲哭无泪的悲喜剧。李陵是跟着司马迁出名的。一提到司马迁,可谓大名鼎鼎,如雷贯耳,写下了被称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《离骚》”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《史记》,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。然而,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《史记》之时,却遭到飞来横祸,这就是因李陵投降而司马迁受到宫刑的事件。这段历史可谓惨不忍睹。天汉二年(公元前99年),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,名将李广之孙李陵随李广利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关,哪知道这个外戚李广利是个大熊包,一遇敌人就溃败,全然不顾李陵的几千步兵,丢下大军逃之夭夭。迫不得已,李陵率孤军深入浚稽山,遭遇匈奴八万骑兵的围攻。经过八昼夜的激烈战斗,李陵斩杀敌军一万多人,终因主力
对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偏僻山沟的孩子来说,我的童年记忆没有儿童节。我甚至认为,当初教我的老师兴许也不知有这样的节日。那年月没幼儿园,没学前班。我八岁时才随哥哥、姐姐趟河越沟到三四里外的村小上学。学校由破庙改成,我的教室只有门而没窗。后墙正中挂着块黑漆刷成的木板,有几处漆掉了白乎乎的。老师板书时得扶住它免得晃荡。课桌是用土胚和泥巴糊的长台子。十来平米砌了四五排,每排可坐六七名学生,凳子都是我们从家带的,大小高低各异。最揪心的是那烂门,寒冬季节,冷风直灌。我们穿着空筒袄,鞋子和脚一样寒冷。又冻又怕挨打,童年读书是真的苦啊。那时每天到校,看着哥哥、姐姐都进了教室,我的脚就像长了钉子。我曾多次想过逃学,又惧怕父亲不由分说的暴揍。我害怕课堂,害怕老师。我对汉语拼音的辨别、拼读,对阿拉伯数字的读写和加减法
在我们配电所的院子里,种植着一棵枇杷树。一米多高、小碗粗细的主杆顽强的支撑和哺育着从主杆顶端周围长出的枝丫,每一根枝丫上又均匀的生长着茂密的枝叶,将不足三米高的整棵树装饰得像极了一把撑开的大伞。这是一棵美丽的树,一棵顽强的树,也是所里值班员会一直呵护的树。五月的初夏,气温宜人。清晨,那一缕缕晨曦带着温暖飘进窗户。起床开窗,微风披着朝阳的霞光,夹带着一股股枇杷独特的纯香轻抚着我的脸庞。院子里的枇杷树,在晨光的照拂下,那挂满一树的枇杷果更是显得金黄,一颗颗的诱人垂涎。几声清脆的鸟鸣传来,我猜肯定是树上“定居”的那窝小鸟已经忍受不了枇杷的清香,在开始享用“大餐”了。配电所刚建成的时候,大院里到处都是建筑垃圾。我们第一批进驻的值班员,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,终于将大院收拾出来,本想着能种点瓜果蔬菜什么的
您是否听到一首歌《鲁冰花》吗?这是一首很动听的歌曲,也非常适合小朋友们演唱。鲁冰花象征着母爱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美丽、娇艳的鲁冰花,却正如同世间最真挚的爱;母爱一样无私和伟大:“夜夜想起妈妈的话,闪闪的泪光的鲁冰花……”随着心中流淌的旋律,我们驱车二十公里来到了玛纳斯县凉州户乡的美丽村子,走进莆玛花海,用玛纳斯河水灌溉的条田里,一串串的鲁冰花像是手摇风铃一般,一朵朵小花层层叠叠围绕在一起,一阵风吹来,淡淡花香沁人心脾,美丽的鲁冰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,不仅给明媚的夏季增添了无限生机,也给众多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。各地游客慕名而来,赏花、跳舞,沉醉在迷人的七彩花海里。我们一起来的几个人争先恐后的拍照,留下这个美丽的瞬间。这个拥有碧玉文化产业、葡萄特色产业的县城,持续发展多种经济。观赏到形态各异、
《红色家书》收录了30多个家庭的50余封保存多年的家书,其中大部分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。这些家书是从3万多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,有铮铮男儿的柔情,有芊芊女子的豪情,有文弱书生的大义,浓浓家国情、深深手足情、绵绵雎鸠情,感天动地,一个情字贯穿了书的主线,忠诚,大义奉献、无畏的大爱情怀,让人潸然泪下。我们学习《红色家书》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,把对祖国,人民,家庭的爱汇入自己的工作之中,在新的征程上扬帆奋进。 浓浓家国情,位卑未敢忘国忧。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…有了强的国,才有富的家……"歌曲《国家》深刻阐述国与家的联系。革命先烈也热爱自己的家庭,也难以割舍亲情,但他们更深知没有自己的祖国,就没有完整的家。八路军战士冯庭楷含着热泪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。信中写道:“灾难深重的中国